原创 拆解《异人之下》,原著粉到底在不满什么?

 2024-08-06 阅读:387 点赞:101

作者|苇笺

上映5天,《异人之下》终于艰难破亿,票房预测从首映日的3亿 跌至1.5亿以下,而舆论场热闹还未结束。这里面最热闹的,无外乎有些营销号喊出的“原著粉霸凌电影粉”,这种说法,即粗暴地把原著粉和电影粉进行了对立,另外也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对于漫改电影来说,原著粉重要吗?

现在市场给出的答案显而易见:重要,非常重要!

作为“国漫巅峰之一”的大IP,《异人之下》有广泛的粉丝群体,因此在前期宣传中强调原著的贴合度无可厚非。原著粉并非要求1:1复制还原,但也有对于选角、人设和情节流畅度上的基本要求,而当他们发现影版未能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并对他们觉得原作有魅力的地方进行了不合理改编时,也会输出负面评价。

导演乌尔善在采访中强调,影版《异人之下》改编方向之一是让更广泛的普通观众接受,从结果来看,对原著不了解的观众整体观感的确大大优于原著粉,不少正面评价集中于特效爽感、风格化创新和新奇世界观,但基本叙事和人物成长上的缺憾还是没有拉动更大范围的观众进场。

至于原著粉对电影的影响。一方面,原著粉是核心粉丝群,另一方面,他们的大部分需求其实也体现了原作IP内容核心的魅力所在。

本着娱乐资本论一贯的立场,我们认为商业电影本质上就是一种产品,那电影这种产品的方法论,完全适用于其他商业经典理论。而《异人之下》这个产品的核心用户,就应该是原著粉,对此,我们试图用商学院教材里用户分析中经典的卡诺(KANO)模型来拆解《异人之下》观众的五大需求,总结拍好漫改作品的优先级。

卡诺模型将用户需求分为五类: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兴奋型需求、无差异型需求和反向型需求。

基本型需求:剧情结构完整

基本型需求是指用户认为产品必须具备的属性。如果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用户会非常不满;但即使满足了,用户也只是认为理所当然,不会产生特别的满意度提升。

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基本型需求是剧情结构完整,叙事节奏到位。

《异人之下》影版主要是原作漫画第1至57话“冯宝宝篇”的剧情,主线即张楚岚对自己异人身份的认识,从隐藏自己的身份和能力到加入异人界守护亲友之间的转变,以及冯宝宝身世的揭秘。2016年推出的动漫版第一季也在此处结尾。

按理说,按照原著来拍,基本型需求应该能够满足。但问题出在最后“原创”剧情部分,即哪都通对战全性四张狂的大战。

乌尔善在路演和采访中透露过自己的改编原则,一是要让没看过原作的观众也能看懂,要将“炁”、异人、派系等不同概念都介绍给观众,二是电影需要有高潮,所以电影后三分之一的部分增加了新设定,加强人物冲突,让全性四张狂联手完成对主角张楚岚的挑战。

但从最终呈现来看,影片似乎为了达成最后的“高潮”情节,倒推着将之前的一些人物设定和情节进行改编,让原著人物走马灯式出场,呈现不够立体。

第一个受影响的是主角冯宝宝。

原本冯宝宝的“三无”人设加上战力天花板的设定是原作的“嗨点”之一,但影版为了完成张楚岚与冯宝宝相识-相熟-产生误会-解除误会-觉醒大战的剧情线,让冯宝宝被原本功力不及她的夏禾、沈冲等人打伤,最终靠张楚岚拯救。改动后,戏眼冯宝宝的魅力削弱,战力系统崩坏。

第二个是主角张楚岚的人物成长与弧光不够明显。

一开始张楚岚因为爷爷“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嘱托隐藏自己实力,又由于冯宝宝和各方对炁体源流的争夺被迫卷入了异人世界,并施展了阳五雷,之后在备战异人大会时又突然想起了爷爷的死是受自己所累(乌尔善在采访中说过这是原创剧情,希望把人物心理做扎实)。

从电影创作逻辑上说,这样的改编是可理解的,但在实际呈现中,很难看出张楚岚在“出”和“入”之间的纠结和心理转变。

且电影前期还在强调张楚岚对是否隐藏身份的抉择,后半部分的核心矛盾又设为张楚岚对冯宝宝杀了爷爷的“低级误会”,张楚岚既没有考虑到反派突然插手的反常,也忽略之前他与冯宝宝之间的交往,似乎改编都是为了服务于最后原创的“高潮”大战。

这种从结果倒退的模式牵一发动全身,让电影陷入“写人”还是“写事”的游移不定中,最终人物不够立体,叙事节奏失调。

对于原著粉来说,这种基本需求的不满足会招致明显不满。而对普通观众来说,虽然明白了各门派各角色的特别,也有人兴奋于异人世界的奇特,但是叙事和人物上的缺憾也会让电影无法成为极力推荐的好片,从而推动更多观众进场。

期望型需求:角色适配且贴脸

期望型需求与产品提供的性能成正比。当产品提供的性能越好,用户的满意度就越高。

对漫改电影来说,受众典型的期望型需求是角色适配且贴脸,适配度越高,越贴脸,原著粉满意度也会越高。漫改作品的选角也是最早受到审视的,从二次元到三次元的转变的确难让所有人满意。

《异人之下》大部分选角都在追求“形似”,张楚岚的热血中二,冯宝宝的“三无”淡人,夏禾的天生媚骨,基本都在努力贴近,但又不完全贴脸。

比如影版冯宝宝的五官其实有些过于“艳丽”甚至“网红”,与“三无”属性背道而驰。

从目前原著粉反馈来看,张灵玉的选角最受争议,原著中是一袭白衣的“出世仙人”,但影版中的角色造型显然不够适配,被反复吐槽。

上一部国产院线漫改电影是《九龙城寨》,其中信一和龙卷风的选角和造型备受好评,既参考了漫画,又有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创新。信一的中分泡面头加上机车靓仔魅力十足,龙卷风的白发 茶色墨镜不怒自威,两人角色适配度非常高,也对演员本身有所加成。

漫改选角其实不用一味追求漫画的“夸张感”,而是如何结合演员本身来发挥优势。

兴奋(魅力)型需求:动作设计或角色丰富

兴奋型需求是指不会被用户过分期望的需求,当产品具备这些特性时,用户会感到惊喜,从而极大提高满意度和忠诚度,但如果没有达到也不影响。

对于影视作品来说,这类能超出预期的需求,是在基本型需求和期望型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还能对原著做出合理改编的创新,从而提高人设丰富度,提高剧情顺畅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之前《棋魂》就因为日本原作IP搬入中国后的本土化落地改编细节备受好评,从而让观众的兴奋型需求被满足,成为大量正面口碑的支点。

同样也有《三体》这种完全按照原著1:1复制的影视化作品会受到关注与好评,说明改编的创意程度不仅要因地制宜,如果原作本身足够优秀,即使没有相应改编创新也不会影响观众的好感度,当然这样的策略或许就无法获得用户的兴奋(魅力)型需求,但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聪慧。

不可否认,《异人之下》的确有创新,对于异人的具体打斗动作设计、类赛博朋克的风格化统一和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结合(比如经络运气的外显),其实让这段已经被动漫、剧集演绎过的故事有了新的表达方式,只是这种创新需要建立在基本型需求和期望型需求被基本满足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

而观众所期待的兴奋型需求还有如何让原作漫画内核与当下性的结合。

去年《封神第一部》就因为妲己“红颜祸水”故事的现代化新编备受好评,但这次却缺少了这种足够让人感到“眼前一亮”的口碑抓手。

无差异需求:AI摹片

对于《异人之下》原著粉来说,无差异的需求其实是结合AI的2.5次元真人摹片部分。

这并不是原著粉的“嗨点”所在,但在营销宣传中被放大,在采访和制作特辑中,乌尔善认为用2.5次元真人摹片的尝试是贴近漫画感的创新,但实际上,存在着大量不喜欢AI制作的二次元粉丝。

具体呈现上,原本高情感浓度的“冯宝宝回忆”部分由于真人摹片丢失了情感流动的细节,冯宝宝与狗娃子的情感羁绊以及张楚岚和爷爷的互动细节都削弱了不少,尽管电影也加入了冯宝宝守护张楚岚的两个具体细节,但却因为AI动画的劣势难以让观众与角色建立情感联结。

公允的说,AI其实并不是原著粉核心关心的地方,只是在前列几个需求没有被满足的情况下,变成了一种情绪集火的出口罢了。

反向型需求:疑似SM暗示

反向型需求是指引起受众强烈不满的特性。

《异人之下》最明显是讨论许久的疑似SM暗示的男凝视角。原著的确更偏男频,主角张楚岚开篇也有猥琐处男的特征,但《异人之下》不是削弱而是放大了这块,甚至加入了不必要的“创新”。比如夏禾的扭动姿态,胸部的特写,张楚岚被捆绑和塞入口球,还有逼供柳妍妍时想让土猴子强暴她的威逼。

这些情节会加重普通女性观看者的不适感,从而造成反感。而对于原著粉里男频用户,则并无好处,因为原著里的“猥琐”气质更多的目的明显是为了搞笑,或者是为了让张楚岚显得更容易亲近,而不是为了搞黄色。

总结

从电影工业化和类型创新上来说,《异人之下》难以称得上“烂片”,大部分评价也集中在3分(满分5分)左右。无论是特效的风格化制作,动作训练营结合中国传统武术的创新都是值得肯定的。

但从漫改作品这一特殊属性来看,对于原著粉“嗨点”的错位认知让影片一开始就失去了核心观众群的支持以及后续长尾口碑发酵的可能,也失去了漫改作品的特殊性,因为我们对《异人之下》的期待不止是“合格的爆米花大片”这样简单。

需要明确的是,漫改原著粉也是普通观众的一部分,两者不是对立关系。原著粉所期待的也不是1:1复制的影视化,而是在合理范围内,满足核心需求的情况下,让改编作品的情节更顺畅、细节更落地、人设立体而丰富,向“好”的方向去改编。

站在用户需求理论去拆解《异人之下》的起点,一定是把“拍给原著粉看”统一成“拍给更多观众看”,重视原著粉的需求,是未来漫改电影成功不可忽视的关键,也是所有商业化电影导演的必备技能。

用户评论

 正在加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