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我在岛屿读书2》莫言余华捧逗哏,童庆炳先生担心,有无必要

 2024-08-06 阅读:938 点赞:934

原标题:《我在岛屿读书2》莫言余华捧逗哏,童庆炳先生担心,有无必要

8月17日,《我在岛屿读书2》第十卷在江苏卫视播出。在这一卷当中,多位文坛老友畅聊文学,尤其是话剧文学。莫言和余华两位文学泰斗,也再次上演“太逗”戏份,多次捧逗哏。欢声笑语,洋溢在《我在岛屿读书2》的节目当中。这种寓教于乐的氛围,简直让观众们着急——希望莫言老师能够常驻。

当然,这种捧逗哏的模式,虽然制造了不少的笑点,但同时,也意味着莫言和余华两位文学泰斗,要相互挖苦。这是典型的相声模式。而作为文学前辈,他们的发言,很容易被记载到文学档案当中去。这些捧逗哏的内容,往往是携带环境的,离开发言的既定环境,只形成文字之后,容易被人误解。

《我在岛屿读书2》第十卷的最后,莫言老师较为严肃地说了一个文学掌故。童庆炳先生生前,和莫言在院子里边聊天,告诫莫言,并且希望通过莫言去告诫余华,尽量不要在公开场合开太过分的玩笑,不能妄自菲薄,尤其是不能自嘲自贬。童庆炳先生在告诫当中,也举了一个例子。

说,莫言刚来北师大的时候,登台发言,曾开玩笑说,自己的论文都是童庆炳先生帮着写的。童庆炳先生当即登台否定。这个例子之后,童庆炳先生告诫莫言,这类发言,以后还是不要说的,论文明明是自己写的,为了现场的氛围效果,而说是别人帮着写的,记录到文字当中去,现场环境抹掉之后,就容易被人误解。

稍后,莫言老师又补充了几句有趣的,说苏童在上大学的时候,也并非根红苗正,也是不好好学习的,不仅写小说,还总是写诗歌。继而,话锋一转,莫言老师表示,如果我调侃苏童的时候,加上一句,这是童庆炳老师说的,就成谣言了,就容易说不清了。大家,随即哈哈一笑。

显然,莫言老师用笑着的方式,说出了另一种担忧:文坛老友们的相互调侃,容易去掉当时环境,落到文字上,成为一个真假文案。比如说,莫言老师在北师大,当然是凭借自己的真本事去的。但莫言老师自我调侃,自我挖苦,说自己论文都不会写,还得童庆炳老师帮着写。在当时的环境当中,大家当然是捧腹大笑的,明白里边的调侃和故意逗乐子的。

但是,多年之后,这段文案不再是现场版本,而是文字版本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后人认识上的错乱了——莫言老师去北师大,真的连论文都不会写吗?当然不是。只要略读莫言老师的著述,便会发现,他不仅仅是小说、话剧创作上的高手,也是文学研究上的高手,怎么可能论文都不会写呢。

而莫言和余华两位老师,为了喜剧效果,而进行的“互怼”,互相捧逗哏等等,如果剔除了当时的典型环境,只剩下文字的话,也可能会被人误解——作家自身的这种自嘲自贬,容易被后人当真。比如,余华老师一直自嘲,不过是个牙医,去文化馆工作就是为了清闲等等。这就容易让不熟悉发言环境的人误解。

童庆炳先生在业内,非常著名,是中国文艺理论领域泰斗级别的人物。当然,不熟悉文艺理论的网友们,可能并不知道童庆炳先生。这么说吧,大学中文系的文艺理论的教科书,基本上都是童庆炳先生主编的,大学中文系的子弟们,大多是童庆炳先生的弟子或者间接弟子。我们影视剧评论人的文艺理论知识储备,其实也都是童庆炳先生给的。

《我在岛屿读书2》当中,莫言老师讲了童庆炳先生生前和自己的这段谈话。这里边,有作为文艺理论泰斗的童庆炳先生,对于莫言、余华等学生自嘲自贬的担忧。这份担忧,当然是有必要的。同时,这里边,似乎也有对我们后来学人们的警示:

当我们研究前人、前辈著述的时候,尽量围绕著述文本展开,去寻求文本本身的价值,而不是研究前人、前辈们的边角料内容,研究人家的生活起居和日常发言等等。

童庆炳先生的这种告诫,对于影视批评领域也同样重要。当我们批评(文艺理论上的批评,指的是分析、赏析与纠正等等,并且一般意义上的批评)一部影视剧作品的时候,尽量围绕作品的文本内容展开,而不是去追作品当中演员的、导演的、编剧的八卦和花边新闻。同样的道理,当我们批评莫言、余华的作品的时候,也应该回归到文本本身。

老编我从事影视剧分析评论这么多年(应该有二十年了),最大的感触是,文本批评,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往往不是轻巧的,阅读起来,也并不有趣,反倒是那些围绕演员们、导演们展开的花边八卦狗仔新闻,捕获了更多的网友眼球。我们这些从事影视批评工作的人,丢掉了读者、网友,对不住童庆炳先生文艺理论著述的培养。(文/马庆云)

用户评论

 正在加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