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剧”拍成这样,观众会骂娘?

 2024-08-06 阅读:579 点赞:114

原标题:“历史剧”拍成这样,观众会骂娘?

没人想到,2023年会是国产剧集体爆发的一年。

截至目前,豆瓣评分上8.0分的剧,多达21部。

《狂飙》是全年第一爆款剧,豆瓣评分8.5分。

但评分排在它前面的剧多达6部,分别是《漫长的季节》《三体》《去有风的地方》《古相思曲》《破事精英2》《曾少年之小时候》。

这些剧除了口碑好外,题材也百花齐放。

犯罪、科幻、古偶、情景喜剧、谍战、年代、刑侦,全部囊括。

但这些类型剧越是热闹,就越显得一个题材越是落寞。

这就是历史剧。

20多年前,历史剧是电视剧阵营中的排头兵。

当时,央视每年都会推出一部开年大剧,其中历史剧的占比极高,创造了不少收视神话。

《康熙王朝》《雍正王朝》《汉武大帝》等都是那个年代的产物,而且部部经典。

但2010年后,历史剧的创作,突然进入了枯竭期。

认真回想一下,我们确实很长一段时间,没再见过一部气势恢宏的历史正剧了。

如今,历史剧处境有多难,我们看看央视最近播出的《丁宝桢》就一目了然了。

这部历史剧讲述了晚清名臣丁宝桢的一生,早在2019年9月就拍摄完毕了,本计划于2020年和观众见面。

结果因为某劣迹艺人参演,杀青后一直被雪藏,直到不久前才正式登陆央视八套。

这部剧最初版本是36集,但实际播出版已经删减到了27集,而且是每晚4集连播。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部剧就是用来填补空缺的,一部好好的历史剧,已经被剪得支离破碎了。

无独有偶。

5年前张涵予、李雪健主演的大型历史剧《天下长安》,原本要在当年登陆央视。

结果因为不明原因临时撤档,至今未见天日。

遭遇《天下长安》相同变故的,也不止一部。

比如赵丽颖荧屏处女作《南越王》,段奕宏主演的《谋圣鬼谷子》,还有张若昀主演的《霍去病传奇》。

久而久之,历史剧甚至成了一门“玄学”。

要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难以播出。

即使播出了,哪怕口碑极佳,热度也不高。

所有人都在疑问,曾经全民追捧的收视扛把子,为何如今却惨淡至此?

谁又该为历史剧的“衰败”负责?

01、

什么是历史剧?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得说回答,到底什么是历史剧。

很多人的概念是模糊的,他们觉得历史剧,就是古装剧。

按照这个标准,《还珠格格》《武林外传》《甄嬛传》甚至《陈情令》都算历史剧了。

显然并不是。

历史剧的形式有很多,但有一个铁的标准:一定是要聚焦真实的人物和事件。

真实就是它的基本色。

但人性是复杂的,要做到真实这一点并不容易。

比如明成祖朱棣。

他修了《永乐大典》,南征北战创造了永乐盛世,但他曾经为夺皇位,也逼死了自己的亲侄子朱允炆。

他不是一个好人,但是一个好皇帝。

比如明英宗朱祁镇。

他待人宽厚,对身边的人都很仁慈,甚至沦为俘虏后,连敌人都被他的人格魅力征服。

但他信任太监王振,一手造成了土木堡之变,大明王朝差点葬送在他手里。

他是一个好人,但不是一个好皇帝。

比如我们熟悉的戚继光。

他是著名的抗倭英雄,但同时他中饱私囊,拉帮结派。

还有明朝权相张居正。

他推行改革,但执政时期大搞一言堂,死后毁誉参半。

这些真实感是大部分电视剧不敢触碰的,历史剧承担了这样的重任。

所以,历史剧是敢于直面并揭示人性的复杂面,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讲述时代的荣辱兴衰。

而传统古装剧呢,不过是借了一块儿古装的幕布,让一大波活跃在时尚前沿的帅哥美女换身行头,把演过无数遍的无脑爱情与廉价伦理,再演无数遍罢了。

这就是历史剧和古装剧,最大的区别。

用一个更通俗的说法是:

看古装剧,你能一眼看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看历史剧,你会感觉到盘根错节,正邪难辨。

遗憾的是,电视剧本身是通俗的,要兼容各类观众,所以电视剧的信息量只能承受这么大。

我们小时候追剧,都有过这样的经验。

一部剧播了一半,你才开始追,身边的人只要告诉你,这里面谁是好人,谁是坏蛋,谁和谁谈恋爱,只需要10分钟你就可以进入剧情。

所以悲观地说,真实的历史呈现和消遣用的电视剧,本来就是很难兼容的。

观众很难做到一边娱乐,一边接受历史剧里的微言大义。

历史剧本来就是电视剧阵营里的“奇葩”,对待它,大多数观众是出于“叶公好龙”的心态。

比如豆瓣第一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现在在网上被誉为神作。

但2007年在湖南卫视首播时收视惨淡,芒果台不得不改变策略,次年拍摄了《一起来看流星雨》,从此在“快乐中国”的路上一去不复返。

比如豆瓣第二历史剧《走向共和》因为美化李鸿章,呈现历史事件有争议,开播不久即遭禁播,在网上至今很难找到资源。

它的好口碑依旧只是存活在传说之中。

哪怕是前年的《觉醒年代》,时代进步了,观众审美上来了,开播后很快被识货的网友封神,豆瓣评分高达9.3分。

可它实际的播放量其实并不高。

编剧汪海林就透露,这部剧别说盈利了,甚至没法回本。

02、

国产历史剧的起伏,存在“三大命门”

所以问题到这里就变成了——

为啥历史剧是个“奇葩”,却能风靡一时,现在为啥又萎靡不振?

背后有三个原因。

其一,曾经的历史剧,吃了时代红利。

过去20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以2008年为节点,我们一直朝着更高、更快、更强的道路上飞奔。

在大国心态的感召下,国民喜欢宏大叙事的东西。

而历史剧多讲述帝王将相的故事,刚好和时代相呼应。

据说当年《雍正王朝》播出时,各单位各机关的人员接到通知按时按点观看这部剧,历史剧是当时国家意识形态的一种体现。

这一点,从电视剧名就能看出来。

《贞观之治》《雍正王朝》《汉武大帝》……

关键词都是“王朝”、“大”、“天子”,一副睥睨天下的姿态。

最火的历史剧《康熙王朝》里有两首主题曲。

一首是《向天再借五百年》,歌词里唱道:“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一首是《大男人》,歌词里唱道:“大男人,不好做,再辛苦,也不说。”

歌词也清一色的高大上。

联想当时中国申奥成功,加入WTO,进入世界杯。

这些以帝王生平为蓝本的历史剧,就是国民心态的投射:渴望被世界认可,找回天朝上国的荣光。

但是2008年之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经济放缓,国民心态也变了。

相比于虚无缥缈的时代兴衰,大家更关心真实可感的个体悲欢。

这时候艰深晦涩的历史剧,自然就没有市场了。

从剧名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历史剧“变小”了。

《XX王朝》变成了《XX传》,一个王朝变成了人物小传;

《大秦帝国》变成了《大秦赋》;

其他的帝王故事,也被冠上了《山河月明》《清平乐》《上阳赋》《大明风华》这种带有小资文艺风的词牌名。

过去恢弘气势没有了,这种有意的缩小,就是印证了时代的发展。

其二,创作者心态变了。

豆瓣网友对过去的历史剧有一句精准的评价:

“那些剧就是旧体制下,一批文人强行以超出大众水平的审美拍出来的。”

此言非虚。

那时候的创作者还身居高位,编剧导演还带着一点文艺的清高劲儿。

比如2005年,胡戈把陈凯歌的《无极》改编成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种二创现在屡见不鲜,但在当时却彻底激怒了陈凯歌。

孰是孰非不做评价,但侧面说明了当时的影视创作者,还带着强烈的“精英思维”。

他们在创作时潜意识里要求自己写出高级的东西,这对于历史剧的创作是有好处的。

以《大宅门》为例,这甚至都不是简单的电视剧创作,而是根据导演郭宝昌的真实经历改编,是他一生的血泪史。

陈宝国为拍摄它卖掉房子,刘佩琦为拍摄它没见到自己父亲最后一面,陈凯歌、张艺谋、姜文等人甘当龙套。

一批有情怀的创作者,共同打磨出了这部精品。

这是那个年代特定的产物,不可复制。

到了现在,影视剧创作已经完全草根化,主演的权力被放大,编剧的地位被压缩。

一大堆草根编剧,吃着盒饭,坐在北京阴冷的出租屋里写剧本,你能指望他们写出历史剧这种高级的东西?

就算能写出来,也是出力不讨好。

你翻阅书籍,引经据典,想写出一部宏大的历史剧,另一边别人拉俩小鲜肉,轻轻松松整出来一个古偶剧。

你的付出是别人的十倍,播放量却是人家的零头。

这种亏本买卖谁去干?

真正有能力的人看不惯,拍屁股走人了。

而留下来的在创作时也是捉襟见肘,要写出人物的真实性,就必须写出坏的一面。

但互联网思维告诉我们,这么写主角的人设就崩塌了,不讨喜了。

主角可以白里带点灰,但绝不能带着黑。

故事是短平快了,主角是模式化了,但历史剧的复杂性,就拍不出来了。

我们这几年看的所谓的历史剧,如《大明风华》《皓镧传》《大宋宫词》,甚至是口碑爆棚的《琅琊榜》,本质上都是换皮古装剧。

剧里的人性点到为止,权谋浅尝辄止,主菜还是更通俗易懂的爱情戏和宫斗戏。

观众看得最多的是滤镜下的貌美肤白,传统历史剧里的古朴厚重,已经荡然无存。

其三,观众的审美趣味多了。

电影《美丽心灵》的主人公,经济学家约翰·纳什,有个著名的“纳什均衡”理论。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有时候选择多了,未必是好事。

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历史剧的受众。

过去我们观看电视剧的选择有限,基本只能看央视和地方卫视的黄金强档。

那时候电视台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再加上那个年代电视台的人往往都是精英,他们选片时是引领着观众的审美走的,我们也得以看到了很多精品历史剧。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1998年,时任央视台长杨伟光拍板,以2600万的高价,买下了胡玫拍摄的《雍正王朝》。

他后来形容道,自己当时心里也没底,2600万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不能顺利播出,或者收视不好,就是严重失职。

不过次年这部剧播出后,迅速征服了观众,创下了16.7%的收视纪录,首轮广告收入就超过了6000万。

但如果当时不是杨伟光慧眼如炬,没有央视这样的收视霸主背书,《雍正王朝》可能又会变成另一部《大明王朝1566》。

再看现在,每个月推出的电视剧有好几部,能电视上看,能网络看,能二倍速看,还能二刷三刷。

观众拿回了选择权,但却失去了审美嗅觉,反而看不到优秀的历史剧了。

不是不存在,是大数据,是你的惰性,让你看不到。

因为看历史剧,是一件费心费力的事请,把一部优秀的历史剧丢进国产剧的汪洋大海里,它迅速被短平快的快餐剧稀释了。

即使你是历史爱好者,当你习惯了刷短视频后,让你再啃一部历史剧,你宁可看那些三分钟讲解。

别不服,我们观众就是典型的“嘴上说要,身体却很诚实”。

当年《大话西游》在网上被吹成神,无数人留言如果这部电影再在电影院上映,票房绝对20亿起步。

结果片方信了网友的鬼话。

《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上映2次,票房只有1500万,《大圣娶亲》上映3次票房1.86亿,根本没有传说的那么神。

同样的道理,现在观众一直吐槽现在的古装剧有多么低幼,想要纯粹的历史剧。

但你再拍出一部《大明王朝1566》,播放量还是会遇冷,沉默的大多数依旧不喜欢看。

观众不爱看了,创作者不愿写了,时代不需要了,历史剧必然衰落了。

03、

虽然难走,但历史剧依然还有“三条路”,这样拍,观众不会骂娘

但衰落不代表衰亡。

历史剧的体量小了,依然有固定的拥趸,好的历史剧依然是刚需。

如何拍好这个时代的历史剧,皮哥同样总结了三点。

其一,婉转迂回,见微知著。

现在的观众已经厌倦了帝王视角讲历史,那不如深入到田间地头,将视角对准三教九流、地皮青蛇、贩夫走卒,倒家裨客,用小人物的悲观,来反映大时代的变迁。

比如今年的《显微镜下的大明》,剧如起名,把历史放在显微镜下观看,别有一番趣味。

这部剧讲述的是明朝隆庆年间的故事,如果按照传统历史剧的拍法,一定是通过张居正、徐阶、高拱神仙斗法来反映出晚明的社会弊病。

但是这部剧从徽州一个小小的丝绢案入手,窥一斑而见全豹,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问题积重难返。

抛下厚重的历史枷锁,历史剧变轻盈了。

还有最近的《繁城之下》,讲的是万历年间的故事。

按照传统历史剧的拍法,一定是讲万历皇帝如何放飞自我,社会如何腐化堕落。

但这部剧从一起杀人案入手,通过案件的侦破,来反映当时的社会在繁城之下,是如何的破败不堪。

历史剧是异化了,但也变得亲和力十足了。

同样的例子还有张颂文和白百何即将开拍的《清明上河图密码》。

表面上讲述的是北宋宣和年间的一位神探屡破奇案的故事,但实际上的底子是靖康之难。

这是张颂文《狂飙》之后首部主演的电视剧,他能选择这部剧,足以说明该剧的切入点很巧妙。

总之,相比于过去历史剧的“正面强攻”,现在的观众更需要的是“婉转迂回”和“见微知著”。

其二,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项羽路上见了秦始皇,悄声和同伴说:“彼可取而代之。”

司马迁没有在事发现场,却写出了这样的话,这叫做“小事不拘”。

这句话很可能是杜撰的,但读者却很信服,因为它符合项羽的性格,这叫做“大事不虚”。

这八个字可以用来研究历史,也应当用来拍历史剧。

正面例子就是《大明王朝1566》。

这部剧刚开始讲的“改稻为桑”的故事,在历史上根本不存在。

它不符合历史的真实,但符合历史的逻辑,通过这个虚构的事件,观众能感受到各方势力间的博弈。

这个小事件的“不拘”,成就了权谋斗争的“不虚”。

反面例子是《康熙王朝》。

这部剧当年热度极高,完整反映了康熙的一生。

从擒鳌拜,到对付朱三太子,再到平三番,征讨噶尔丹,每个关键事件都有呈现。

创作者确实做到了“小事也拘着”。

但这些小事儿,凑近了看,却是千疮百孔。

康熙皇帝对付这些敌人,就是打怪升级的模式。

观众只看到了主角光环,没看到复杂的人性,这和爽文套路没有任何区别。

他身边的人物,皇后、容妃、苏麻喇姑、宝日龙梅等人,如同排着队等他来爱。

特别是一句“宝日啊,你强暴了朕”让人大跌眼镜。

当年的观众第一次见这样的爽剧,看得是如痴如醉。

但爽过之后,康熙本人的面容依旧是模糊的。

小事儿是拘着了,但大事儿也虚了。

现在的观众,早就被铺天盖地的爽文、爽剧、小视频喂得饱饱的,再面对这部古早爽剧,已经吞咽不下了。

对比来看,当年《康熙王朝》这种伪历史剧的讨论度,要比《雍正王朝》这种严肃历史剧高很多。

但现在我们通过视频平台就能发现,热度已经反过来了。

这也提醒现在的创作者,要想写出有生命力的历史剧,不能再照本宣科复制历史了,需要在一定的框架内大胆创作。

重要的是历史的逻辑性,而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

其三,立意深远,悲天悯人。

看了第二条,有人或许会说,按照这个标准,金庸电视剧似乎也算历史剧。

金庸小说也是按照历史的框架写的,刀光剑影是虚构,但历史的走向是真实的。

这不就是所谓的小事不拘,大事不虚吗?

这就涉及到了第三点。

金庸也好,古龙也罢,或者说所有的武侠小说,最后的主题都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或者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牛皮吹得再大,本质上还是侠客精神,关注的是个体命运。

而历史剧,看到的是天下苍生。

十多年前,当年明月写《明朝那些事儿》走红,他接受了央视采访。

有读者提问,为啥你的书前面写着挺幽默,后面越来越不好玩了?

当年明月回答,因为真实的历史本身就是悲剧的。

一个王朝前期再繁华,最终的结局一定是灭亡,这样的故事怎么可能幽默?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历史剧的创作。

我们常说以史为鉴,一部历史剧一定是揭示人性的残酷和社会现实的,它的主题不可能轻松,它的厚重感,就来自于这种无法抹掉的悲剧底色。

如果你看一部历史剧,觉得轻松好玩,快意恩仇,那对不起,这绝不是历史剧。

真正的历史剧,一定是给人沉甸甸的思考的。

没看《大明王朝1566》,你或许觉得当皇帝,当大臣很好玩。

但看了这部剧,你发现嘉靖皇帝、张居正、海瑞、甚至是严嵩,他们本身没有对错,他们不过是封建制度下的一粒粒棋子,看似权倾天下,其实身不由己。

没看《走向共和》,你在课本上粗略了解那段历史,或许书本里的那些人怎么个个是贱骨头,简直就是民族败类。

但看了这部剧,你会发现他们其实没有对错,我们之所以豁达,是因为站在了上帝视角。

北宋的张载写过《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创作者写历史剧,一定要拥有这样的大格局,观众看历史剧,一定能看出背后的菩萨心肠。

所以,历史剧的故事可大可小,情节可真可假,但最后的立意一定是高于其他类型剧的。

这是套在它身上的紧箍咒,也是护身符。

历史剧这样拍,观众才不会骂娘。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与其说历史剧衰落了,不如说当年它吃了时代红利,现在回到了它应有的地位。

在电视剧范畴,历史剧注定是小众的狂欢,不太可能成为年度爆款。

去年播出的《天下长河》,也证明了这一点。

影视剧创作者要做的是明晰历史剧和古装剧的分界线,然后在历史剧的一亩三分地里顺应时代辛勤耕耘,最终结出真正的硕果。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历史,我们的电视剧也不能没有历史剧。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一粒鸡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用户评论

 正在加载
返回顶部